网站首页

致辅导员丨高校党团和班级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28

一、党团和班级建设计划的开展背景

在高校,党、团支部和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行为的约束和凝聚力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高校的党团和班级建设中,存在着重视发展数量,轻视管理质量,班委影响力薄弱,整个组织思想不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和落实好高校的党团班级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同时对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二、计划制定与实施

1.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严格把关。

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是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学生党员的选拔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但由于近年发展学生党员的名额增加,一些党组织为了完成发展名额的数量指标,从而在学生党员的选拔过程中降低了要求,弱化了监督。最终导致这些学生党员只挂了党员的头衔而没有起到带头先锋队的作用,从而不能很好地为组织和学生群体服务。因此,在今后的学生党员发展和考核过程中,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严格考察学生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服务精神及党性修养。杜绝追求名誉,享乐的思想在党组织蔓延。

2.充实党、团支部活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多实践。

在日常的党支部活动中,多以座谈会议的形式组织活动,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以今年是我党建党100周年为例,各个党支部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而学习形式多以理论学习,座谈,看视频为主。但笔者认为,理论学习是基础,知行合一是关键。应多多“以行践知”,通过重走红色印记、重访革命老区、“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式来实际感受我党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国家谋复兴的崇高精神,和磅礴力量。

团支部的活动亦是如此。由于团支部的数量较多,在组织活动时,多以各个团支部为单位自行组织和开展,而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经费,场地,时间等客观因素限制,再加上该团组织的一些成员态度消极,导致组织的活动较为单一,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只留下了活动照片,而组织的成员对于活动的感受不深,没有起到思想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活动中,在固有理论学习模式中加入创新元素,例如外界访谈,线上直播等大数据手段让学生和外界产生互动,加深认识。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想组织什么样的活动。这样可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活动的效果也会显著地得到提升。

3.健全班委会成员工作机制,敢于创新,用“学生的方式管理学生”。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导向的引领者。其所带的学生分布于各个班级。健全有力的班委会是班集体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某种程度来说,班委会成员们的政治觉悟,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对班级的正向前进起核心作用也不为过。由于高中和大学是不同的平台,因此即便一些学生高中有过班当选委的经历,也要从零开始,因为高中的管理方式在大学未必完全适用。现阶段部分辅导员在班委会组建以后未能及时对班委会成员进行相关培训以及缺乏相关工作指导。导致班委会成员没能较好地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也会出现有的班委工作较多,部分班委处于有名无实的“架空”状态。因此,在班委会成立之后,辅导员应花一定的时间去制定和完善一个明确的班委会建设目标计划。对班委会的全体成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其政治立场。同时,要定期开展例如办公软件,沟通技巧,突发事件应对等相关培训。让每一名成员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帮助每一名班干部在班级里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自己树立威信。此外,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要敢于创新,用“学生的方式管理学生”。敢于下放权力,让班委会的成员成为这个组织的指挥者,实践者。辅导员要作为整个班委会工作的导航者。把握正确导向。形成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高校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辅导员要做好一个发现者,一个鼓励者。敢于使用每一个班干部,形成良性竞争闭环。发现每一名班干部的优点,能力,让其在自己的岗位上闪光。让所有班委会成员共同成长。同时,在班干部管理层面,要恩威并施,赏罚有度,一切阳光下进行。通过辅导员的以身作则来达到班委会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

4.健全学生党员、团员互帮互助机制,凝聚向心力。

在高校,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欲望低下,厌学等多种原因导致成绩预警。因此,及时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健全互帮互助机制十分必要。而现阶段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学生相对互相独立,各行其是,相互配合较少,没有起到共助,共进的效果。辅导员应召集成绩优秀学生党员及团员组成联合小组,对成绩落后的团员进行成绩帮扶,通过互助扶持,从而改变成绩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从而拉进彼此距离,让学业困难学生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向党组织靠拢。

三、计划预期效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团班级的建设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通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严格把关,选拔和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学生党员,从而达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的目的。通过充实党、团支部活动,达到增强党建、团建工作的多样化的目的,让学生党员,团员走入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升华思想建设。通过健全班委会成员工作机制,使班委会发挥最大的引领作用,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从而使班集体不断前行。通过健全学生党员、团员互帮互助机制,强化共建、共助、共进的意识,真正实现高校以党带团、党团共赢的良好局面。

(编辑:王凯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