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案例丨摆正心态遇见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1-10-14

一、案例概述

学生徐州和庞军矛盾尖锐,经常发生口角,徐州心理压力非常大,常常失眠,辅导员和班主任多次调解。开学以来,宿舍矛盾不断恶化,宿舍里另一个同学刘昊也因宿舍困扰,晚上睡不好,白天学习状态不佳。目前徐州和庞军关系最为紧张,其他人处于观望和冷漠状态,互不沟通和理睬。11月2日的中午,接到学生徐州轰炸式的一连串信息:“老师,在吗”,“老师,庞军打我,我正当防卫”,“老师,我迫不得已拿水果刀威胁了他,他报了警,老师该怎么办呢”。

案例分析:此案例反映的是宿舍矛盾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问题关键点在于:1.如何帮助徐州和庞军调解心理问题;2.如何引导宿舍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性系统。

二、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2.1全面了解情况,进行综合判研

通过谈心谈话和班级调研,对该宿舍问题的来龙去脉有了全面把握。从性格上来说,徐州父亲在其小学阶段因病去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性格比较内敛,喜欢独来独往,说话比较刻薄,直接,让室友很难接受;庞军性格强硬,是非观念特别强,针对徐州的问题咬住不放,在寝室经常发生争吵,寝室其他人员对徐州反感情绪也较大。从心理上看,徐州觉得室友在抱团排挤他,没人理解他,心理压力非常大。从家庭角度看,徐州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所以很难体会寝室其他人员对寝室温馨团结的需求。

2.2重塑良性宿舍系统,从系统角度解决问题

案例中反映的不单是徐州和庞军的矛盾,而是整个宿舍陷入了恶性循环,需要唤起建立新的良性循环系统。首先强调互相尊重的理念。徐州由于家庭原因,性格比较敏感,尤其提其父亲的事情更加激动,当日和庞军争吵,之所以最后会做出拿出水果刀这样危险的行为,就是因为庞军提到徐州父亲去世的事件,深深的刺激了他。鼓励大家更多的理解徐州,做到彼此尊重,尤其是庞军不应该拿敏感话题故意刺激徐州,同时也对徐州的过激行为也进行了严肃的教育批评。

其次重塑沟通系统,之前宿舍同学冷漠对待对方,拒绝袒露想法。通过组织集体谈话,鼓励大家说出想法,抓住想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再次鼓励相互包容,其它室友缺乏对徐州的包容,不理睬徐州,没想到会给徐州带来这么大的心理伤害,对此大家向徐州道歉。最后指引方向,建立共同愿景。通过团体辅导的方法,让同学们各自写下宿舍的愿望卡,相互交换愿望卡,鼓励大家说出自己能为对方的愿望做些什么努力。通过这些努力,宿舍关系逐渐好转。

2.3聚焦关键学生

持续观察徐州和庞军,他们是本案例的焦点学生,徐州和庞军都是因为宿舍矛盾而导致心理问题,但两位同学家庭环境和性格都不一样,需要有区别的处理应对。随着宿舍系统良性运行,徐州与其他室友的关系不断升温,心情好转。但庞军还是有些焦躁,偶尔失眠,考虑到这些情况出现在一个月内,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已经转介庞军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咨询,仍需持续观察。

三、经验与启示

3.1针对此类事件,开展主题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强调营造良好宿舍关系的重要性。

学生有对美好生活和良好关系的向往,良好的宿舍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在校生活和学习,反之不好的宿舍关系则会让学生的生活陷入混乱。营造良好宿舍关系主体在学生,也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的支持和引导。

3.2“三全育人”理念总结归纳,创新学生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该案例是典型的单亲家庭宿舍矛盾问题,关注单亲家庭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一、建立宿舍心理联络员—心理委员—辅导员以及班—院—校三级心理联动机制,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二、建立宿舍长—生活委员—班长—辅导员四级班干部团队建设机制,实施线上线下联合管理,实现学生突发事件及时快速干预,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消除不良影响;三、在学生中开展“尊重与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宿舍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活动,转变学生观念,拓展育人功能,构建了多维育人体系。

(编辑:程凌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