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所带学生的线上课程笔记工整认真,获得了学校、学院的报道,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赞赏与认可,我倍感骄傲。一方面学生的课程笔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培育和发现优质的课程笔记也是辅导员关注学生学业的一种方式。作为他们的辅导员,在为他们精美笔记点赞的同时,我也结合实际工作反思笔记背后的学生学业问题。
在事务性工作的压力下,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学业是任课教师的事情,和辅导员无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辅导员对接学生的学业是“多管闲事、不务正业”。从辅导员职能要求的角度,辅导员开展实际工作要基于对学生学业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学业既是辅导员九大职能之一,也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判断学生状态好坏的重要“晴雨表”。
辅导员关注学生学业尽量从大一开始,做到精准精准再精准。这个精准是有一定前提的,就是要对所带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当然,不同的条件下对每一个学生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在认识的过程中会有不同、有参差。这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和意义、价值所在。
仅单纯从学习成绩上看,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前后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况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印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显现出来。辅导员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要在学生宝贵的四年时间中充分探究和了解他们的学习学业特点,并借此来指导学生开展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
再从日常管理来看,通过学习成绩也可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进行掌握判断,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同时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两位学生,可以对比一下他们是否是同一个宿舍的,他们是否来自同一个地区,他们是否喜欢同一件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的事情(比如网络游戏)。通过学习成绩的映射,更好地帮助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提供有利的工作抓手。
下面,结合自身经历,谈谈精准分析学生学业工作。
每年学期中和学期末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变化,做到因材施策,因材施教。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大一学年基础筑牢、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目标,在学业方面不需辅导员过多关注。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主要是督促和提醒,鼓励他们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要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节奏形成记忆。大学四年是一场耐力跑,既要保持好自己的体力也要适当加速,让自己越跑越有节奏。
对于学习成绩长期不稳定的学生,我会关注他们挂科的数量是否有变化,对于学业取得进步的学生我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帮助他们一起总结学习方法。个人体会而言,很多学生挂科并不是智力的问题,往往是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和获得感不足,如果能够较早地帮助这部分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掌握方法,并且让他们品尝到知识给予的获得感,往往可以激发出他们巨大的潜力。但是这部分学生可能也不在少数,所以就需要辅导员精准对接学生学业,早发现早指导早交流。
最让我头疼的还是经常沟通交流、但收效甚微的学生。他们往往面对的是退学或者学业警示,我也常常绞尽脑汁,但可能因为经验较少、帮扶能力不足,时常事倍功半。对于他们,我想我能做的就是要始终保持一颗爱生之心,无论他们学习成绩最终是怎么样的,作为辅导员要持续关注他们。特别是假期里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一是希望他们能够主动联系任课教师,二是假期尽量通过交流沟通让他们能够自律一点。参与不代表过多干预,要清楚了解学生的状况并沟通好之后提出可行的办法。
学生成绩单是辅导员了解掌握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资料,面对一份成绩单,我往往采取“六对比”的分析方法:一是对比不同班级横向看,可以大体掌握某个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二是对比不同学期纵向看,如某生大一学期成绩好,大二突然成绩滑坡,可能该生生活上遇到了某些问题,要多加关注,及时帮扶;三是对比不同地区联系着看,如部分地区的学生基础偏弱,需要引导督促其在大一打好数理化基础;四是对比过去发展着看,如学生从不及格到及格,就要继续鼓励,引导其确立合理的更高的目标;五是对比低分高分微观着看,如总结低分出现的原因,组织高分同学传授总结,开展朋辈帮扶等;六是对比年级学院宏观着看,如年级整体挂科率、及格率、高分率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份成绩单背后反映的是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提炼、解决,这就是深入精准分析的过程。
(编辑:任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