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代,因为一场特殊的战“疫”,使得我的工作变得更需要收到回复。
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就具有琐碎性、重复性和互动性,学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在这场防控阻击战中更是说明了它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石。如果你连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能如实掌握,那何谈发展和创新。
从1月26日起,学校的防控排查机制正式运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时刻掌握每名学生的动态,不同于在校时期,由于是寒假,掌握学生的信息只能靠线上,这更多需要基于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这次的防控排查,不能按照以前的工作模式将需要统计信息下发给班级干部,然后由班级干部在进行信息统计汇总给我。而是需要每位学生先自己填写信息,然后再由班长将信息跟各位同学进行核对校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做的就是实时跟踪,采取了每周一问卷,每天一问的方式开展工作。就在这每周一问的工作中,我发现了收到回复的重要性。
我所带的学生是研究生,他们相较于本科生来说,更独立、更自我。为了夯实疫情防控的统计,每天都会在群里发通知,让学生收到回复,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能坚持收到回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之每天统计的信息的重复性,学生逐渐开始放松,收到回复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班干部、学生党员等等,碍于自己的身份或者是跟我直接的情分,不得不在群里回复。这不得不让我开始反思,怎么样才能获得更真实准确的学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于是我做一了一个调查,发现原因竟然是学生觉得这件事情他已经知晓了,而且他也没在疫情严重地区,自身情况良好,不需要再回复了,而且他看到通知,只是觉得没必要回复。给出的理由并非无懈可击,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但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之所以做每日一问,疫情防控排查,最开始的初衷跟你是否在疫情重灾区、是否自身情况良好、是否知晓无太大关系,我们的目的是战胜这场疫情,保证各位同学安全。可你们却认为,我们所做的这些排查,跟你无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些工作真的跟你无关吗?当然不是,而是跟你息息相关。
我发现可能自己最初的工作思路就有点错误。最开始的统计方式有些散发式,不够集中。后来我改变了工作方式,通过私聊每位同学的形式,将什么是疫情防控、为什么要开展疫情防控、学生工作是怎样开展疫情防控的前因后果都跟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虽然最初的工作量有些大,但这种更直接更亲密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更能理解,也更能提高意识,也方便了后期工作的开展。
通过这一次工作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发现,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收到回复的习惯很重要,这种养成不应该是机械式、强制性的,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为什么说这个收到回复的习惯很重要,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回应,更多的是你对人对事的态度。
比如说,在单位中,避免不了线上发通知或者沟通,如果每次你都是视而不见,需要发通知的人私聊你,你觉得是他非你不可,还是你在自以为是呢!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之所以会私聊你,是发通知的人基于自己工作的职责,而作为不回复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失责呢!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会说,老师你放心,在工作单位我肯定能收到回复的,因为我需要这份工作,那我想问一下作为学生的你,难道不需要这份文凭吗?只是老师不想用一纸文凭去威胁或者强迫你,是在给你一个机会,犯错的机会,让你在学校把该犯的错都犯了,这样走进社会你会少一些错误。
请学会培养学生一种收到回复的好习惯,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从第一发通知开始,从第一次活动开始,从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开始,培养学生一种养成一种意识,把收到回复当做一种礼貌,学生的基本素养,那样他势必会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编辑:程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