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诗酒饭书”来形容读书的重要性。甚至有时候,读书可以废寝忘食,可以凿壁偷光,可以头悬梁锥刺股,倒是比吃饭饮酒要重要的多啊!
读书不仅重要,而且好处多多。读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读史可以知兴替、看成败、鉴得失;读伦理可以懂荣辱、知廉耻、辩是非。网络化时代信息快速更迭,更应该多读书读经典,增加文化积淀,涵养文学素养。
我有一个文静内敛的学生,,偶然接触后发现她爱读书爱思考,我像发现了一块璞玉,在这样忙碌的日子里,我很愿意停下来去关注她。我曾将一本读书日历擦拭好,送给她。因为成人世界里总是忙碌的忽略了这么多经典书目,倒不如送人,让它在爱它的主人那里绽放文字的光芒。
学校提倡创建书香校园,开展读书工程。我们邀来三五学生,以书会友,谈天说地,甚是畅快。我们会做些近期读书的分享。通过几次读书分享会,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读书分享会是什么呢。她是一场激情澎湃的视听盛宴,她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旅行,她是一场交互沟通的情感共鸣,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身心舒畅。她不应该是照本宣科的读,她不应该是一字一眼的背,她更不应该是旁观冷漠的讲。
读书的精髓是什么呢?
我认为读书是一场知、情、意、行的修习。
所谓知,要知其作者,知其时代背景,知其故事脉络。这是读书的第一层修习。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以自身为原型展开创作,讲述了那个时代平凡人们的奋斗故事。时代的特殊性增加了人们物质的匮乏,时代的多变性导致了人们情感的跌宕。这些故事注定不会波涛汹涌,更像一卷老唱片在时代的唱机上娓娓道来。
所谓情,察其显情,察其隐情,察其真情,这是读书的第二层修习。在《简爱》里,在简爱与罗切斯特举行婚礼时,她听到深爱的人已经有了正妻,毅然放弃结婚时那种决绝的情感。这不是俗套故事,经典书目下我们要结合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和成长经历,深挖出她的隐忍和成全的情感,如果爱请深爱。
所谓意,悟其文意,悟其格局,悟其能量,这是读书的第三层修习。在《月亮与六便士》里,作者毛姆通过查尔斯的形象找到了人生浪漫的极致——追求自由。他放弃相濡以沫的爱人和富裕安逸的生活去追求艺术,在生命的终点以毁灭所有艺术作品的方式达到追求理想的终极自由。这种方式是作者表达的意。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超越这个“意”——理想与现实并不是并行相悖的,理想不是空中楼阁亦不是镜花水月。新时代青年要把树立远大理想与实干奋斗结合起来。既要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所谓行,要真读真学,要真学真信,要真信真行,这是读书的最高修习。在《人间词话》里讲古之成大事者的三重境界,化为行,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求学。求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可以信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可以“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求学路上学海无涯,我们要秉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韧意志。求学路恰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只有不断挑战群峰,才能“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历这三重境界,我们才能由懵懵懂懂的稚嫩新生成长为斗志昂扬的成熟少年。
读书是是复杂的,知、情、意、行缺一不可。小时读书我们已经能做到“知”和“情”。等我们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也能部分做到“意”。但读书难就难在行。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读书要做到勤行,首先要做一个上士,而不是一会现学照做,一会抛之脑后,或者压根嘲笑轻视。一个上士要有较高的领悟能力,才能够将知情意统一起来,最终去勤而行之。
但读书又是简单的。谁都有几本藏书,可以在闲暇时间信手拈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读出别人的故事,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出彩的人生!
(编辑:郑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