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工作,介绍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哪些重点?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一、“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部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
发布时间:2021-03-08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909万人,面临就业岗位总量不足、新就业形态不适应等问题。为了给毕业生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服务,让毕业生暖心,也让家长放心,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带来关于建立“一检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的建议。当前,毕业生就业体检已成为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毕业生升学求职过程中的必经环节,但各用人单位之间体检结果不互认,造成了不少毕业生高频率体检。2018年,中国青...
发布时间:2021-03-04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正确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现就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出如下意见。一、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
发布时间:2020-12-18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扭转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不良导向,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全面优化学术生态,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是科学研究活...
发布时间:2020-12-17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底线要求、优化评价方式、加强学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即: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
发布时间:2020-12-1612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20年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对推动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北京市委副书记张延昆等出席会议。陈宝生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思政课格局深刻变化、事业突飞猛进、成绩可圈可点的五年,格局新了、师资壮了、教学好了、资源多了、影响大了,形成了...
发布时间:2020-12-15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底线要求、优化评价方式、加强学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见》指出,要深...
发布时间:2020-12-15“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向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思政要质量。”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强调。“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上大学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学生和家长上好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我们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资源。”徐青森表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
发布时间:2020-12-13教育部于12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陈子季介绍,教育部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健全办学体制、完善育人机制、提升内涵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国共有...
发布时间:2020-12-0912月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开幕。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一年以来,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奋力抗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线上教育。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陈宝生说,人类正在迎来智能时代,新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帮助每个人获取驾驭新科...
发布时间:2020-12-08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固有的知识传授方式、获取方式已制约了人类破解未知世界的能力,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这个时代为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笔者认为,传统在线式教育已不能适...
发布时间:2020-12-08在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吴岩表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多样化、学习化、个性化、现代化四个主要特征。吴岩认为,多样化特征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之后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第二是学习化。进入普及化以后,特别是跟现在高等教育的“互联网+教育”“智能+教...
发布时间:2020-12-07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落实好教育部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
发布时间:2020-12-041日,教育部召开了首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劳动年龄人口...
发布时间: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