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5-11-13

鲁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他是公认的大作家、思想家,但是很少有人称他为一名教育家。其实,鲁迅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在他许多的文章中都谈到了教育。其次,鲁迅先生有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从批判封建旧教育到提倡新教育,从追求人性带指导青年学习,虽然没有像教育理论家那样有长篇的巨著,但他在许多的杂文中表达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且具有时代性、前瞻性,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读完《鲁迅作品里的教育》这本书中之后,个人领悟到鲁迅的教育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探索国民性,追求个性解放。

鲁迅对教育的关注是从对国民性的探讨开始的。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的本意是要学习医学,救死扶伤。但在他看一些战事资料时,他发现中国国民围观枪决本国人竟是麻木的、不以为然的。“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就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此后,鲁迅先生便弃医从文,主张改造民族性进行思想革命。于是他“对于国民性的劣点的研究、揭发、攻击、肃清,终身不懈”。而早在1907年,鲁迅在日本读书时写的《文化偏至论》中便提出了他对人性的追求。所以,鲁迅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类比而言,教育是需要解放学生个性的,就如鲁迅先生而言,要探索国民性,追求个性解放。在今后的教育中,教师的责任就是探索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实行多样化教育。只有看见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才更好的了解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批判封建旧教育。

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必然要批判禁锢人们头脑的封建旧教育。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向封建旧教育发起挑战的战书。《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最尖锐的攻击封建道德为“吃人的礼教”的短篇小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反抗封建礼教的活动,借用“狂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道德和伦常,指出这是“吃人”的道德。文章最后还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强力呼声。

小学就曾读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只是那时就理解了表面意义上的“吃人”。如今再读一遍,不禁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叫好:封建道德和伦常对人的压迫不就是“吃人”吗?有时想想,我倒觉得封建礼教对人精神上的压抑比“吃人”来的更可怕。所以,今天做教育的我们一定要看透当时的那些弊病,不断改革教育、与时俱进,为将来的国民教育负责。

此外,《孔乙己》这篇小说也是对封建旧教育发出的指责批判。孔乙己是封建教育“培养”的典型的知识分子,考不上科举的他没有学到谋生的技能,又不愿意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没有自家财产过活,只能潦倒一生,最后在众人的讥笑中死去,成为封建旧教育的牺牲品。因此,21世纪提倡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十分正确的,学习并不意味着读死书,动手实践出真理,全面发展才是好学生。那些禁锢人类思想的枷锁没有资格称为教育,解放思想才能有更好的创造力和发展。

第三、让儿童幸福的度日,自由的发展。

鲁迅先生还很重视儿童的玩具。《风筝》一文便通过写反对弟弟放风筝并捣毁他自制的风筝的往事,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小学课文里最印象深刻的一文,全文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前者是儿童的快乐天堂,后者则枯燥无味,从而揭露了封建旧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将来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鲁迅先生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就是为了儿童。他最厌恶的是《二十四孝图》。“他说,他听完二十四个故事以后,才知道‘孝’是如此之难,‘陆绩怀橘’,偷个橘子回去孝敬母亲还可以做到,‘哭竹生笋’恐就难以如愿,‘卧冰求鲤’便会有生命危险,而‘郭巨埋儿’简直是骇人听闻。” 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礼教的很多思想是错误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欺骗。因此,今天的我们一定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儿童幸福的度日,自由发展。

第四、青年要读有用的书,走自己的路。

鲁迅先生对青年寄予了很大希望,他认为青年总将胜过老年,他希望青年可以成为革命的战士。而这,就需要青年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肩负起社会重任。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就表达了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但拒绝一味接受的思想。我们要读有用的书,但不是跟着书走,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第五、只有改造社会,才能改造教育。

文中的三篇文章都是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也许太远,但在今天,我们依然也是需要通过改造社会来进行教育改革的。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都急功近利,抱着浮躁的心做教育,这样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实,最好的学习状态应该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认为结果(例如上名校)只是自己努力过程的附属品。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角,只会读死书,效果也并不好,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自怨自艾。

庆幸的是近年来,有很多眼睛看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我们看见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变,多样化的教育为这个社会培养出的是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但在这其中受益的只是我国学生中的一小部分,要想让更多的学生都享受到这样的教育,我们就需要对当今社会开刀,去社会上浮躁之气。也许有人会说这哪能是一名教师可以做到的,是的,我们无法改变这整个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一点努力乘以十三亿就将是巨大的改变。

以上只是浅谈了文中一些印象深刻或感慨颇深的文章,我只能说自己看见了鲁迅先生作品里教育的冰山一角,希望今后能看更多的书来完善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