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回到家乡,各个场所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入校园--我的母校,教室、宿舍跟操场被整治一新,窗明几净,让人颇有干劲。爷爷生病在镇医院住院,持有低保证明便可免费接受医治,医疗设施也都配备齐全。交通也愈发便捷,各个村庄到市中心都提供了公交车,方便了老百姓的交通生活。近几年来,枣庄在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感受一下吧。
回到家乡,村庄似乎都上了年纪,没有活力,理由很简单,村里的年轻人要么出去打工,要么都涌向城市,只有一部分老人还贪恋这份故土,栖身在农村里种田,这样的老人被称为“空巢老人”。而陪伴着这些老人的大都是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小小年纪,便成了“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大都发生在农村,迫于经济压力,家长要把孩子老人留在家中,“空巢老人”跟“留守儿童”的背后显露了不仅仅是孩子老人爱的缺失问题,其反映的我国经济与体系问题需要更多目光投入关注。
今年寒假,爷爷在镇医院治疗,我对镇医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医院虽然不如市中的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检查的设施还是一应俱全的,且医院里的护士大夫对待老人十分亲切,每天早晨八点都有查房的大夫来慰问住院老人的情况,对于各种病症都很耐心的解答。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教育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为后代谋幸福。近几年来,农村也在大踏步的跟紧我国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步伐,城市富裕不能算是真正的小康,农村经济同等发展才算是真正的小康,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祖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