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辅导员专栏丨刘灿:学思践悟之二: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笔试之“法”

发布时间:2019-12-13

新一轮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各校选拔赛陆续开始了,应部分辅导员同仁的要求,现将交流稿件整理如下。由于内容较多,将分总体之“势”、笔试之“法”、现场之“术”、内在之“道”四部分推出。今天推出第二部分: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笔试之“法”。

2018年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共包括笔试(含网文)、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理论宣讲四个环节。

如果从比赛阶段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笔试(含网文)、案例分析是第一阶段,这两项比赛得分总和为第一阶段成绩。校赛、片区赛各组(分AB两组晋级)、省决赛都是30人中,第一阶段成绩排名前20才能晋级第二阶段谈心谈话、理论宣讲比赛。国赛则是78人中,第一阶段成绩排名前30才能晋级第二阶段谈心谈话、理论宣讲比赛。

如果从比赛场景来看,又可将这四个环节划分为笔试赛(含网文)、现场赛(包括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理论宣讲)两个不同场景。首先,我结合自身参赛经历,简要与大家分享一下笔试环节比赛要求和备赛体会。

从笔试的题目来看,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单选、多选、判断改错、简答、论述)和网文写作2大部分,6种类型题目,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答题时间为2小时。

从笔试的内容来看,基础知识测试部分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理论、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等。网文写作部分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素养。

从笔试的地位来看,不仅是大赛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大赛成绩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直接关系到是一二等奖,还是三等奖)。与其它环节相比,也是其他人无法直接帮助提升的环节,需要参赛者下苦功夫。

以我个人参赛情况为例,校赛中30人参加笔试,排名第1,是唯一超过80分的选手;合肥片区赛中60人参加笔试,排名第4;省决赛中30人参加笔试,排名第1,是唯一超过80分的选手。笔试取得的较好成绩,为后续比赛奠定了基础、增添了信心。

那么,对于笔试,我们该如何去准备、作答呢?我认为三个方面很重要:

NO1、关注三个“重要”

1、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讲话,与辅导员工作、宣传思想、思政工作、教育工作、青年工作等有关的会议内容是重中之重。比如,2018年大赛中,大量的题目涉及到了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内容。其中,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容的考察,在单选、多选题中,几乎占了一半,简答也有涉及。(片区赛: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哪七大战略?国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2、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各类讲话、回信、批示等。(省决赛:简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提出的劳动“四最”,以及社会如何对待劳模和劳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四点要求)。

3、重要文件。这就太多了,但可以分层次来准备。 第一个层次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与辅导员工作、思政工作有关文件。比如,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校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个层次是以教育部或教育部办公厅名义印发的有关文件。比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等。这也是考察的重点。(片区赛:2道改错、4道简答与此有关,涉及辅导员角色、辅导员配备、《纲要》基本原则、辅导员工作要求、学生违纪处分种类等;论述:辅导员科研育人;省决赛:简答: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内容;论述:辅导员“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国赛:简答:辅导员科研育人;论述:一体化育人中辅导员作用发挥。)

NO2、抓好三个“落地”

1、要落细。在笔试准备时,要坚持宏观把握与微观掌握相统一。这一点,对于应对改错题特别重要。(片区赛改错:高等学校可以从优秀思政课教师【优秀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研究生中选聘一定数量兼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工作量按专职辅导员工作量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核定。)

2、要落全。在复习好重要文件、讲话等内容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去了解相关理论、政策法规、会议精神。如,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党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党建工作相关文件与内容。(省决赛:简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提出的劳动“四最”,以及社会如何对待劳模和劳模精神。)

3、要落实。把相关内容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这一点,对于解答论述题比较重要。(省决赛:辅导员在“十大育人体系”中作用。国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辅导员的责任。)

NO3、统筹三个“要素”

1、统筹好时间。2个小时闭卷考试,2大部分,6种类型题目,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前面题目(尤其是多选、改错)不能浪费过多时间。否则,后面的论述、网文就没时间了。

2、统筹好逻辑。这一点对于论述题、没有明确统一答案的简答题比较重要。要切忌就题论题,一般应该从基本的背景阐述、概念解析开始——建立与辅导员工作的逻辑关系——分段阐释(体现不同层面、不同认识)——总结引申(重要讲话与文件),有一套完整的结题逻辑,这是获得高分的必备条件。(省赛、国赛论述:辅导员在“十大育人体系”中定位与作用)

3、统筹好语言。这里想结合我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耕读安农”,坚持撰写网文、尝试开展网络思政,重点谈谈网文写作的语言统筹。

(1)要紧扣主题抓统筹。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关键、准确审题、定好主题,而后才是下笔。要做到“五个一”,即 一个简洁有力的题目、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句点明主旨的话语、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和一张干净整洁的卷面。(网文:莫拿青春“赌”明天)

(2)要创设情境抓统筹。网文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网络转换,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写作。必须站在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去思考、去构思,网文的字里行间应体现出作为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立场。(国赛:针对个别同学网上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写一篇网文)

(3)要丰富内容抓统筹。网文不等于公文,网文写作内容为王。一方面,平时要多看、多写、多积累(很多辅导员开了公众号)。可以多记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金句,记一些教育界大咖说的话。另一方面,一篇好的文章必定优美流畅,可以多用排比句、拟人句,让写出来的话有一定的哲理、有一些情怀。毕竟,任何一个老师、学生都喜欢阅读美文。(省决赛关于思政课网文中引用: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等。)

(4)要用好网言抓统筹。关注近期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将其融于文章字里行间去。很多网站每隔半年都会盘点一次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经常看看。一来体现我们熟悉网络,二来也体现我们了解学生。(硬核、锦鲤、C位、杠精、凉凉、佛系、盘他、皮一下、慌的一比、隐形贫困人口、我太难了……)

(编辑:王跃臻 严双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