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已经进行了8天,临近尾声,还有两天报名就将结束,许多考生已经报名成功,但仍有一大部分的考生在报名中遇到了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在填写信息之初,如果多多注意,就可以避免后期被审查后打回补充再审查,一次通过不仅免去了诸多麻烦,也可以让考生早点吃了定心丸,去安心复习。
一、在职位表找职位时不看备注栏
很多考生在挑选职位时,首先关心的是“硬性”报考条件,如专业、学历、年龄、工作经验等,往往忽略了一些不太起眼的“备注”一栏。如有的职位备注了工作地点、极个别职位还有“户籍限制”等;有的则备注了“是否组织专业考试”、“面试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确定比例”、“政治面貌”等。有些考生不知道甚至以为,这个备注里的是不是只要有一项符合就可以了,或者是无关紧要的要求,就算没有也没关系。
其实这些条件其实和学历、专业是同等重量的,因为这些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那么你就不能报考这个岗位。而一次审查要花费最多48小时,长时间的等待也让修改报名职位或补充资料的预留时间大大缩减。
二、对报名条件不确定,主观猜测后报考
很多考生没有认真阅读公告及大纲,又是初次报考,对报考条件里很多东西都没接触过,对那些要求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比如认为应届生就是当年毕业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差不多都能报等,这些错误的认知很可能导致挑选职位偏差,或遗漏掉很多原本可以报考的职位,降低了上岸的可能性。因此,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公告大纲及国考相关政策、严格按照条件报考,遇有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然后报考。
三、报名信息填写完了就高枕无忧
很多考生完成了上述两个步骤,花大把时间终于把报名信息填写完毕并仔细检查、确认无误。然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只管备考,以为高枕无忧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点击报名了之后,状态一栏仍然是显示“待审查”呢?这个待审查就是国考报名系列流程的第二步,通过了资格审查,你才算是报上名了,这也不算完,还有查询报名序号、网上报名确认、缴纳考试费用、打印准考证等程序,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需要考生多多关注,以免错过某个环节的时限,导致国考整个报名失败。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所以,考生一定要先了解报名程序及时间安排,提交信息后要不断跟进报名情况,查询自己的报名流程进度、按规定的时间缴纳费用,切勿一下丢开,不闻不问以至耽误考试。
(编辑:胡佳槚 魏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