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人文科技的比例下降
尽管国考常识模块的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是出题的概率是有区别的。根据2015—2018年考点模块分布的表格可以看出,地理人文科技常识每年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甚至达到60%。而根据今年国考地市级常识试卷中,这些模块的题量有所下降。
二、命题趋向生活化
从今年的考情来看,考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科技模块知识点的考查由理论性、抽象性特点向生活性和实际应用性特点转变。例如今年国考中考查了核磁共振的运用,即使考生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专业内容,但是根据生活中经验,也可以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三、题型特点变化较小
有的同学说公务员考试全篇都是单选题,没有什么题型变化之说,其实不然,以往的考试中,常识有排序题、对应题、图片题等等,而今年的试题中仍然出现了这些题型,除此之外,地市级试卷中还出现1道在题干中添加序号的题目,因此,国考出题形式比较固定,变化不大。
四、内容更具时效性
根据网友回忆,今年国考的地市级试卷中,时事政治的内容出现较多,共有4道时政题,分别涉及了《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扶贫等内容。由此可见,2019年国考的考查内容时效性有所增强。
五、法律常识越来越受重视
2018年以前的几年中,国考常识考查的几乎全部是法律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以后,法律的题量有所下降,地市级的试卷中最多有5道题左右。2018年国考中,法律的题量再次回升,地市级试卷中有11道法律题。
(编辑:张竹砚 熊辉)